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乐文小说网 www.7lwx.net,最快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最新章节!

岚沉思片刻,紧握拳头:“刘兄,此事是否需尽快禀报皇上?”刘墉点头,神色坚定:“我正有此意,但是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禀报皇上,是不是有点……,纪兄,要不你我一同面圣。”纪晓岚点头表示赞同。二人匆匆赶往皇宫,求见乾隆。

    乾隆坐在御书房,听了二人的奏报,面色阴沉:“你们所奏之事,朕已知晓。朕绝不允许有人在这关键时刻坏我大事儿。刘墉,纪晓岚,朕命你二人暗中调查此事,务必查出个水落石出。”刘墉、纪晓岚跪地领旨:“臣等遵旨!”

    离开御书房,刘墉和纪晓岚分头行动。刘墉悄悄深入户部,他以借阅典籍为由,进入了户部的藏书阁,实则暗中查阅账目。他仔仔细细地翻阅着一本本账目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眼睛紧紧地盯着账目上的每一笔收支,时而皱眉,时而沉思。而纪晓岚则在京城各处打听消息,他穿梭于大街小巷,茶馆酒肆之间,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,试图从他们的口中获取有用的线索。

    数日后,纪晓岚在一家酒馆中偶然听到两名户部官员在窃窃私语。一个官员喝了一口酒,小声说道:“这粮草之事,牵连甚广,不知会有多少人倒霉。”另外一个官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,压低声音:“噤声,小心祸从口出。”纪晓岚心中一动,不动声色地继续听着,可惜两名官员不再言语,只是匆匆喝完酒便离开了。

    回到翰林院,纪晓岚与刘墉会合,交流所得线索。经过一番梳理分析,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户部的一名郎中身上,但是如何将其揪出呢?刘墉表示他有办法。

    这天早朝,当值太监高喊“有事奏来,无事散朝”毕。刘墉抢先高喊:“微臣有本!”文武百官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,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四品侍讲也敢在朝堂之上大呼有本。刘墉双手举着奏本,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,小步快走到御阶前双膝跪倒后又说道:“微臣有本!”正当百官错愕时,乾隆说:“呈上来!”

    乾隆在宝座上接过刘墉的奏本打开一看,上面什么也没有,空空如也。乾隆刚要发作,就听刘墉奏道:“微臣参奏的是户部的官员从中作梗,意欲破坏和延误我西北战事粮草运输的计划!”那乾隆多精明的一个人,立刻明白了刘墉在利用诈奏引出那个破坏前方粮草的人,于是配合地说道:“刘墉!此人如此大胆,前去将其指出,朕要灭他九族!”刘墉起身就往户部一帮人的队列走去,户部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吓得浑身哆嗦。只要刘墉指向谁,谁的九族就没了,谁不害怕。

    还没等刘墉走近,其中一个户部侍郎,就吓倒在地,人事不省了。众人皆惊愕不已,怎么回事儿?原来是吓死了!经过查实,就是这个户部侍郎连同几个郎中对粮草动了手脚。人问他后面是否有人指使,但他已死,死无对证,他背后的那个人没办法再查了。又是一个“无头案”,只能半途而废。

    至此,粮草之事算是告一段落,大军出征之日终于到来。这一日,京城的天气格外晴朗,阳光明媚。乾隆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前来给策楞等众将士送行。校场上,大军整齐地排列着,士兵们个个精神饱满,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策楞等将领骑在高头大马上,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列。乾隆走上高台,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,激励将士们英勇杀敌,为国立功。将士们齐声高呼:“陛下圣明,吾等定当奋勇杀敌,不负陛下厚望!”随后,大军在激昂的号角声中缓缓出发,向着西北的方向开拔。

    话说军队开拔之后,诸事暂时有了头绪。这一天我和刘墉没有当值,本想着带着单莹嫂子、勤格格及孩子到郊外赏景散心,一家人正满心欢喜地准备出发呢,宫里突然来人宣旨,让我们即刻前往养心殿见驾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瞬间打破了原本的愉悦氛围,无奈之下,我们只能跟随传旨太监匆匆往养心殿赶去。

    来到养心殿,进入东暖阁一看,嚯,好家伙!和硕履亲王、和硕诚亲王、傅恒傅中堂都在呢。我们赶紧向乾隆和诸位大人王爷行礼参拜,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乾隆见我们进来,清了清嗓子说道:“朕召见你们不为别的,只是因履亲王年事已高,身体抱恙,实在无法继续管理事务。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辞去议政大臣之职,不再参与朝政;同时辞去礼部事务和宗人府事务,这两处事务也不再过问;另外,辞去‘会典馆’总裁一职,从今往后便在王府安心养病,颐养天年。故此,他管的事儿都要分担一些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我心里不禁感慨,老爷子戎马一生,为大清兢兢业业奉献了一辈子,如今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。我心里明白,这就是叫我来的原因,让我没事儿多去王爷家陪陪他,让老人家高兴高兴。

    说罢履亲王的事儿,乾隆便让我护送履亲王离开皇宫回履亲王府。我不清楚乾隆、诚亲王、傅恒、刘墉他们还说了些什么,也不知道给了刘墉什么差事。

    待刘墉回家之后,他告诉我,因为履亲王的辞职,原本履亲王管理的事务分摊给了诚亲王和傅恒。这两位大人工作量一下子增大了不少,为了更好地协调各项事务,他们向乾隆建议,把“粘杆处”的活交给刘墉分担一下。于是就给了刘墉一个“总理粘杆处事宜副代管”的职务。我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儿,其实我自己也是“粘杆处”不知道哪个级别的“拜唐阿”。

    刘墉一边说着,一边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。他说:“这事儿来得突然,我也不知道这‘粘杆处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,内部结构如何,以后还得慢慢摸索吧。”我拍了拍刘墉的肩膀,安慰道:“既来之则安之,反正都是为皇上办事儿,好好干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刘墉点点头,表示乾隆旨意如此,只能接受,不能有所反对及推脱之词,谁让人家是皇帝呢……

    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()我和宰相刘罗锅。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