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承天三十七年六月,圣人下诏,立周王宁承嗣为太子,以越王钱岳为太子太傅、中书令崔尚兼太子詹事,又擢先前被罢官的梁国公韦安国为太子宾客……除此之外,太子府其它属官也都重新配置。承天帝只余下这么个儿子,他忌惮宗亲,在太子属官上没有半点宗室的痕迹,东宫的这套班子未来就是辅政之臣。
有没有皇帝其实并不妨碍政务运行,承天帝视朝的时间少,偶尔会招宰臣问对。可他的身体始终不见好,不管奉御如何用药,都一天一天地老下去了,俨然是大限将近。尤其是在做梦梦到废太子来问他“儿臣何罪”的时候,更是一病不起,衰败到连话都说不出了。
养在皇后膝下的太子还算康健,辅政大臣都已经到位,可承天帝仍旧不能安详地走。想要千秋万岁的他哪里甘心将权势让渡出?
在这个时候,宁轻衣送入宫中的大夫替承天帝延续了一段时间,趁这个时候,宁轻衣跟承天帝宣扬“校正医书局”的好,想要借机将它推行到州县。一旦朝廷插手,就意味着校正医书局会被划入府衙,到时候里头的人就不是乡野医者,而是有了切实的名位。
医药是承天帝的救命稻草,他哪能不说好?
宁轻衣心满意足,不管宰臣们议论得如何,这对医药的新政策迟早会成为承天帝的“遗诏”。到时候以先帝为借口,看哪个朝臣要引经据典阻碍,让小皇帝担上不孝的帽子。
病重的承天帝在无数珍贵药物的支撑下也没有活过这一年。
他驾崩得并不突然,留下了一道遗诏。依照惯例,对辅政的朝臣进行了改动。世族、外戚、宗亲、勋贵……是一贯的平衡之道。但承天帝在“宗亲”上犹豫了许久。如今还在人世的宗亲是太。祖、太宗之后,并未出五服,想要争一争还是有可能的。如果将宗亲列入,朝臣被他们说动怎么办?岂不是将权柄授予旁人?
直到此刻,承天帝又开始恨自己没有其它儿子来。
韦昭把握时机,在恰当时候提议道:“陛下以为,清河如何?”
承天帝从没做过类似的考虑,但韦昭的话在他心中扎根。清河是他和皇后的亲生女,且驸马早亡,清河对驸马情深至极不会再嫁,权势仍旧牢牢地握在宁家人手中。再者,太子虽然由皇后抚育,但毕竟不是亲生子,未必能够团结越王府和韦家,如果清河辅政,或许能保江山不落旁支。
于是,在承天帝的遗诏上出现了清河公主宁轻衣的名字。
承天帝原以为身为中书令的崔尚会据理力争,毕竟这是前所未有之事,可崔尚没有。
承天帝不知,崔尚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。
圣人遗诏,如一道惊雷在朝堂炸开。
&n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