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排了许多病人,由参与研讨的医生、护士,给他们进行手术。
每一个病例,手术方案的制订,都由在场的诸多顶尖医生参与。这一部分,一般年纪大一些的、经验丰富的医生,会有更多的优秀建议。
而实际手术方面,却不一定是年纪越大的越好。毕竟年纪越大,本身体力也跟不太上了。还是技术经过一定磨练,而体力依旧充沛的年轻人、中年人,更适合长时间手术。
而在这些人中,神宫春瑠堪称一枝独秀。
其他人并非不好,但她好得格外突出。
在这一点上,麻醉医的感受格外突出。
其他人做手术的时候,他们一直需要小心翼翼地盯着各项读数。万一血压、心跳升了降了,哪里出血了,他们都需要及时调整。
而神宫春瑠做手术的时候,整个过程平静地甚至有些无聊:开始,正常,结束。
一个月后,有些医生陆续离去。
年纪大的一些医生,远程也能给与指导建议。
技术不那么顶尖的外科医生、麻醉医、护士等,也陆续被送走。
剩下的人员越来越精简,慢慢只剩下几个医疗小组的规模。
神宫春瑠就在其中。
这一个月的高强度研讨,对她而言,也是受益匪浅。
尤其是手术思路方面,由于年轻,经验不足的短板,在如此密集的、高水平的讨论、实践中,得到了极大提高。
如果现在让她给此前那几个病人做手术,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
除了她,剩下的那几个人,也都是各个方面的精英。
比如一位三十七八岁、经验极其丰富的女护士,一起做手术的体验堪称愉悦。
又比如一位四十出头看起来永远睡不醒的麻醉医,对各种药品的选择,剂量和时机的把握,也是无可挑剔。
手术的助手,三十来岁的外科医生,技术也不错,能够跟得上她的节奏。
作为一个医学交流研讨会,目前为止,神宫春瑠的感受非常好。
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医学交流研讨会的话。
===
“大小姐,这是初步的名单,请您过目。”
一只白皙、纤细、修长的手伸出来,接过名单。
“这个人,神宫春瑠?” 有些慵懒冷淡的声音响起。
“是。她在美国长大,家在波士顿。生母是日裔生物学教授,神宫秋奈。与波士顿的布莱恩教授的研究有一定联系……”
听着部下报告的资料,那位「大小姐」慢慢翻着手里的资料:“她的手机里,有没有查到什么?”
“根据我们在她手机里安装的插件,她的社会联系不多。除了美国的养母,在东京还有一个男友,最近也因为结婚的事情引发争吵。目前正在冷战中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