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乐文小说网 www.7lwx.net,最快更新让你当书童,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最新章节!

    在一片振奋惊叹欢呼声中。

    南阳王终于回过神来,他激动不已,大声笑道:“崔小公子,东莱先生,二位果真盛名之下无虚士!”

    “本王佩服!”

    “有二位珠玉在前,实在让我等惊艳又惭愧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本王提议。接下来的诗句,大家自行选择接与不接,如何?”

    这话,让钦差齐大人、宋知府、叶县令、裴崇青四人狠狠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们已经不敢再接下去了。

    生怕自己毁掉一有可能名扬士林的联句诗。

    那可是会遭无数人耻笑、怒骂的啊!

    倒是李端,被师兄东莱、和师侄的豪情感染,也有了些思路。

    他端起酒杯,同样一饮而尽,笑呵呵道:“那我来接下面的两句:向夕音弥厉,迎风翼更轻。”

    这一句,也引无数人叫好。

    虽说和前面四句无法比拟,但李大人作为次辅徒弟,也是有才学在身的。

    向夕音弥厉,迎风翼更轻。

    意思是:临近傍晚的时候,蝉鸣声会更加激烈。蝉翼迎着秋风振翅,显得越轻盈。

    此句不仅扣题,而且声音、画面都十分灵动。

    但这两句,是顺着东莱先生的那两句来的,行文意境很平。

    所以接下来,还得再次往上起势。

    这个是崔岘擅长的。

    因此李端接完诗句后,直接点了崔岘,笑道:“小崔岘,你来。”

    夏末凉风起,池面水波荡漾。

    亭榭内。

    一身红衣的崔岘,衣袍猎猎翻飞。

    他被突然点名,也毫不怯场。

    反而一扬眉,将手中的杯盏放于案上,脱口而出道:“单嘶出迥树,馀响思空城!”

    南阳王激动的站起来,大声道:“好!”

    他这一声‘好’落下。

    周围的人们才反应过来,纷纷激动夸赞叫好。

    显然,气氛玩儿嗨了!

    好诗配好酒,崔岘彻底放开手脚,现在接诗竟能想也不想,脱口而出接下句。

    这得是多么敏捷的才思,才能将诗词玩儿的这般得心应手啊!

    单嘶出迥树,馀响思空城!

    意思便是:孤蝉的嘶鸣声,穿透茂密的树林,高亢余音在整座城市中回荡。

    文会行进到这里,人们已经彻底无心其他游戏。

    读书人们自站起来,围在亭榭外,看向崔岘的目光中,尽是惊艳叹服。

    还有人大声急切道:“记下来了吗,记下来了吗?”

    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!

    推杯换盏,言笑晏晏间,脱口便是佳作金句。

    谁不为其风采心折?

    今日文会结束,崔岘之名,必将同《听蝉联句诗》一起,再次震撼整个士林诗坛!

    东莱先生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已经很久、很久没有这般尽兴了!

    不仅是今日之酒,今日之诗,还是眼前的乖乖徒弟,都让老先生满意至极。

    他朝着崔岘赞叹微笑,而后道:“这联句诗,作到此处,还剩四句。你我一人各两句,作为收尾,如何?”

    崔岘笑道:“先生请。”

    二十句联句诗,已作十六句。

    也该到收尾的时候了!

    前文从忧愁、心惊,到宾主尽欢,再到金石之重,白之轻。

    引申到蝉鸣激烈、回荡孤城。

    这样一番堪称复杂的心路历程,走到最后,会作何结尾呢?

    人们看向崔岘,看向东莱先生,眼睛里满是期待。

    也有些紧张。

    因为这关乎此联句诗,是否能平稳落地,作最后的主题升华!

    而此时,大家才猛然意识到,八岁的崔岘,已经能和名震大梁的第一名儒东莱先生,共创诗篇了!

    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!

    纵观大梁诗坛,往前百年,往后百年,怕是都不会再出这样一位神仙人物了!

    在众人的注视下。

    东莱先生也谨慎很多,怕毁掉一佳作,思索许久,这才道:“嘒唳松间坐,萧寥竹里行。”

    咿?

    怎地到最后,风味儿竟变得有些寂寥了呢?

    嘒唳松间坐,萧寥竹里行。

    大概意思是:在激励清亮的蝉鸣声当中,于树荫下静坐,在萧瑟寂寥的竹林里,独自慢慢前行。

    明明并未用华丽辞藻,可此句诗一出,却莫名让人恍惚伤感。

    一股知天命年纪的寒霜扑面而来,钻进人骨头缝里,让人冷得无所适从。

    那是岁月无情的寒气!

    再联想东莱先生妻离子丧的悲痛过往,很多人眼含惋惜同情。

    大抵这便是诗词文字的魅力?

    明明前一刻还在把酒言欢,张扬肆意,可到最后落点的时候,又不自觉布满哀愁。

    可怜白生啊!

    纵然是世间名儒,也逃不掉岁月的桎梏。

    那么,崔岘会选择怎么接这一句呢?

    因为他这一句,是一诗的收尾句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看向崔岘。

    但崔岘只看向东莱先生,他起身离席,向东莱先生执弟子礼,而后笑道:“先生,这最后两句诗,岘想送给您。”

    哦?

    东莱先生笑着颔,眼神好奇又期待。

    崔岘看着自己的老师,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:“我想送给先生的这两句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但饮枝头露,高洁自得名!”

    整个王府文会霎时间一片安静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在品味着这两句收尾诗,或者升华主旨的诗,被震撼到失声无言。

    万万没想到,小神童不仅善起大势。

    连最后的收尾句,做的都如此隐逸清雅!

    但饮枝头露,高洁自得名。

    接东莱先生上一句,意思便是:

    不管您为何寂寥,又为何在林中孤独前行。但您只管饮枝头之清露,因为您高洁之名,早已传遍四方了啊!

    至此,这诗主题彻底蓬勃升华。

    这不再是一简单的听蝉诗。

    而是一言志诗!

    且写的恢弘壮阔、又然高洁。

  &n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