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bsp; “也是,你们家安安长得比城里人还好看,还有正式工作,咱们村里这些泥腿子,还真配不上。”
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想着,估计学工两口子是要招赘的,好不容易培养出这么个金凤凰,难道还能让她飞到别人家里去吗?
“可不兴这么说,泥腿子怎么了?那城里人还得下乡接受咱们贫下中农再教育呢。咱们这些泥腿子,腰杆子都直着呢。安安的婚事过两年再说,她自己愿意就行。”
他们两口子好不容易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,别看她嘴上催着安安结婚,实际上心里舍不得呢。
结婚头几年,赵凤霞生了两个儿子,都没留住,怀着江宁安的时候,两口子小心翼翼,从一怀上就去县医院检查身体,离预产期还有半个多月就住到医院去了,江宁安踩着预产期的点出生,一切都顺顺利利,她又在医院住了十多天,才带着孩子回家。
没办法,吓怕了,之前生的两个儿子都是在家生的,生的时候一切都好,孩子也好好的,偏偏都没有活过一星期,突然就夭折了。
一家人给孩子起名宁安,就是希望她生活安宁,平平安安。这个名字,寄托了全家人对她的美好期盼。
生完江宁安之后,她再也没有开怀。那时候婆婆还活着,老人家想得开,安慰小两口,说子女缘都是命,大概他俩命中无子。
赵凤霞被她安慰的哭笑不得。
三个大人就全心全意的拉扯大了江宁安。
而且,这个孩子是有几分运道的。
她丈夫的煤矿工作,也是宁安出生的那一年找到的。那时候她在县城住院,丈夫去照顾她,正好赶上县城煤矿招工,被他知道了。于是,他去报了名,被录用了,从此吃上了国家粮。
正聊着呢,就听见有人喊:“来了来了,大队长把知青接来了。”
正在干活的社员们全都直起了腰,抻着脑袋往田边的大路上看去,只见一辆牛车拉着几个年轻人从远处走来,车上的年轻人还笑着冲社员们招手。
大家面面相觑。
“娘呀,这城里人还真是不一样,笑的跟花似的,牙还挺白。”
“衣服上没补丁。穿的都是解放鞋。”
“你眼睛太尖了,这都能看见!”
“一共五个人,三个男的,两个女的。”
“有个小伙子你们看见了吗?坐最后面的那个,浓眉大眼的,长得真精神。”
说话的人瞅着赵凤霞,说道:“别的不说,光说长相,和你们家安安还挺配的。”
赵凤霞心里不高兴,嘴上说道:“别瞎说,要是让一些碎嘴子听到了,别坏了我们安安的名声。”
说话的人赶紧捂住嘴,说道:“瞧我这张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