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家都是一样的。”
老太太:“……”
她言不由衷的说道:“你真会安慰人。”
1955年底,核武器研究提前立项,人还是那一批人,只花了不到3年就研制成功,比老大哥还快了2年。
华国在国际交流中扬眉吐气,和老大哥的关系也没有像剧情中那样彻底决裂。虽然还是因为主权问题出现分歧,但是看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,老大哥也没有撕破脸,只是不再追加援助,并没有急着撤走资金和专家,更没有催着我们还贷款。
发展的节奏没有被打乱。
58年开始,各地的自然灾害确实在增加,极端洪涝和极端干旱交替出现,粮食减产严重。
但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迅猛,国际地位不断提升,没有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,更关键的是,59年,当代农神的研究出了成果,高产粮种被培育出来,极大地提振了国民信心!
再加上宏观调控得当,并没有演变成持续三年的大饥荒。
至少,宁安的生活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。家里还添了电视机、洗衣机和电冰箱。
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(13)
1957年,宁安7岁,开始上小学。
根据政务院1951年发布的《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》,小学入学年龄为“七足岁”。但实际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严苛,所以还差几天才满七足岁的宁安顺利入学。
开学第一天,全家人都来送她。
老太太作为她的玩伴,是真正的依依不舍。
谢晏是全然的不放心,担心她会不习惯,会和同学相处不好,会被人欺负。
彭薇的情绪比较平稳。显然觉得上学是件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,谢晏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该上学还得上学呢,而且那时候没有年龄限制,谢晏6岁就开始上小学了,何况是身强体壮的小女儿。不上学就是文盲,这肯定是不行的!
谢长德脸上装出一副不舍的样子,上翘的嘴角比ak还难压。宁安敢肯定,只要她一进校门,她爸转身就能笑得合不拢嘴。
别人都演的很好,就他不认真。
她瞥了他一眼,决定给他作个妖。
本来高高兴兴要进校门的宁安,转身又扑过去抱住了老太太,边哭边喊:“我不要去上学。我想回家。我在家里一定听话,再也不淘气了。”
谢长德顿时觉得头皮发麻。
老太太抱着她,拍着她的肩膀,瞪了眼自己儿子。
谢长德赶紧说道:“安安呐,你看看,所有到了这个年龄的小朋友都得去上学,你看看你周围的小伙伴,人家都高高兴兴的去学校,可见学校里一定很好,大家在里面学习玩耍非常开心。”
“我不要我不要,我舍不得奶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