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鲜的草鱼,还有米酒、喜饼之类的东西。
成亲的大日子,自家人当然不方便下厨,于是请了村里专门操办宴席的方萍婶子。特意提醒要有糯米丸子和红烧肉,其余的都随主厨看着配。
八月十八,宜嫁娶。
约莫酉时,接到邀请的宾客如期而至。
何家人除开何天青都来了,再就是同他们要好的几个年轻人,凑一凑也能勉强坐两桌,很是热闹了。
其实在河源村人眼里,他们早就是夫夫,这些来客得到消息时还大为不解。
但听说二人当初因土匪作乱,未能走完拜堂成亲的流程,很是遗憾,如今总算安定,想要弥补一下,也没觉得不对,并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。毕竟谢知云初进村时还穿着红绣鞋,四处寻找买嫁衣的人家。
两人都“无父无母”,没有亲戚在附近,又一直住在同一处院子,接亲环节自然省去。
只是早早烧了两锅热水,放入艾叶、皂角等清香去秽之物,好好搓洗一番,换上崭新的大红喜服。
何天珠有心,还带来口脂和石黛,帮谢知云装点一二。又给盘了村里新嫁郎时兴的发髻,其上插的是齐山亲手做的新木簪。
太阳渐渐落山,天边泛起橘红的光晕,鸟雀欢叫归巢。
吉时已到。
何天明在门口点燃一串爆竹,细碎的红纸屑纷纷扬扬,一连打了几个旋后,终于落入空旷的泥地,铺成艳丽的晚霞。
噼里啪啦声中,谢知云和齐山从各自的卧房走出,一步步向着彼此靠近。终于在堂屋门口相遇,同时抬脚迈过门槛,一步踏进屋里。
何守义清清嗓子,拉长了调子高喊——
“一拜天地!”
“二拜高堂!”
……
都是相熟的人,不必那么循规蹈矩,谢知云并未回房独自等候,而是和齐山一同在席间敬酒、吃饭。
夜幕低垂,明月悄然挂上树梢。
酒足饭饱,大家伙儿帮着收拾完满地狼藉,识趣儿地告辞离开。
小院又只剩下两个人,不见方才的喧嚣,安静极了。
没人插科打诨、说说笑笑,竟有些紧张。谢知云站在门口,不自觉绞着手指,不敢抬眼去看旁边的人。
还是齐山率先打破沉寂,“你先回屋,我去打些水来,梳洗梳洗。”
不等谢知云答话,这人就急匆匆往灶房走。
谢知云愣愣点头,向前走了两步忽然觉出不对,又掉转身子来到另一扇门前。
谢知云并不是第一次进这间卧房,但在夜里却是头一回。
今夜没有点油灯,却有人早早在床头床位的凳子上各点了一支红烛。蜡油层层堆叠下来,烛影微微摇晃,映得整间屋子都有些泛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