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兵法为翼壮志安邦 (1/2)
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清晨的阳光洒在军机处的青石板上,光晕透过雕花窗棂,在屋内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。李浩哲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军机处,屋内的将军与将士们纷纷行礼,洪亮的“陛下万岁”声响彻屋内。
“众将士平身,今日召你们前来,是为了商讨应对吐蕃与高句丽之事。”李浩哲的声音坚定有力,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。
将军们神色凝重,微微颔,目光中透露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与决心。
“千余年前的春秋时期,孙武所着《孙子兵法》,乃兵家圣典,其中智慧,历经千年而不衰。”李浩哲缓缓说道,“‘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’,此乃用兵之根本。我们要深入了解吐蕃与高句丽的国情、兵力部署、作战风格,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。”
一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问道:“陛下,可那《孙子兵法》乃是千年前的着作,如今世道不同,还能适用吗?”
李浩哲微微一笑,耐心解释:“战争的形式或许会变,但战争的本质与规律从未改变。《孙子兵法》中所讲的谋略、战术、治军之道,皆是精髓。比如‘以正合,以奇胜’,无论何时,正面交锋与出奇制胜都是克敌的关键。再如‘避实击虚’,只有找到敌人的弱点,集中兵力攻击,才能事半功倍。”
众将领纷纷点头,若有所思。
“除了《孙子兵法》,还有那流传千古的36计。”李浩哲继续说道,“美人计、反间计、连环计……每一计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。我们要将这些计谋与实际战事相结合,灵活运用。”
苏将军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。只是这兵法计谋,理解容易,运用起来却难。”
“所以,朕已派人着手制作相关书籍,将《孙子兵法》与36计详细注释,并结合古今战例进行讲解。”李浩哲目光坚定,“待书籍完成,会分到各位将士手中,望你们潜心学习,深入研究。”
“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所望!”众将领齐声应道,声音响彻云霄。
“陛下,若能将这些兵法战术融会贯通,真能在一年内平定吐蕃吗?”薛将军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疑惑。
李浩哲微微眯起眼睛,望向远方,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:“吐蕃虽勇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只要我们运用得当,一年之内,定能让吐蕃归我大唐版图!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大唐军队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与训练。将士们人手一本兵法书籍,休息时也在研读讨论。营帐内,时常传出激烈的争论声,大家各抒己见,探讨着如何将兵法运用到实战中。
李浩哲也时常亲临训练场,观看将士们的演练。他亲自指导士兵们排兵布阵,讲解战术要点。在他的带动下,整个军队的学习热情高涨,军事素养不断提升。
然而,学习兵法并非一帆风顺。有些老将习惯了传统的作战方式,对新的兵法理念接受较慢;有些士兵文化水平较低,理解起复杂的兵法内容颇为吃力。但李浩哲并没有放弃,他安排了专门的教官,对这些将士进行一对一的辅导。
“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较量,更是智慧的博弈。”李浩哲在一次训话中说道,“我们要用智慧武装自己,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