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踏入治理后的酸性硫酸盐土地区,曾经那片弥漫着刺鼻酸味、寸草不生的红棕色土地,如今已大变模样。
碧氧灵羽草如灵动绿羽,轻盈摇曳间净化着空气;馥香盈穗黍穗粒饱满,五彩光芒中透着丰收希望;炎寒御磁藤银灰交织,为区域抵御外界侵袭;润水凝晶荷淡蓝静绽,净化水源滋养一方;磐岩棘盾樟坚实矗立,如卫士守护这片新生之地。
然而,当他们放眼四周,却发现周边仍存在诸多恶劣环境。不远处的化工污染区,景象令人触目惊心。土地被染成斑驳的黑褐色,仿佛一块被随意涂鸦的画布,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刺鼻气味。空中弥漫着厚重的阴霾,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,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,阳光难以穿透。
经众人分析,这化工污染区的形成,一是因长期无节制的化工生产,大量有毒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放,渗入土壤、污染空气;二是早年不合理的工业规划,缺乏环保措施,使得污染物在这片区域不断累积,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。
面对此景,陈风紧皱眉头,蹲下身子,捡起一块被污染的土壤,仔细观察后说道:“这情况棘手,但并非无解。” 众人纷纷点头,迅速打开核聚变形背包,将其变为各类专业探测仪器。吴度手持空气分析仪,检测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成分与浓度;苏然利用土壤检测设备,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;陈风操作气象监测仪,记录温度、湿度、风向等气象数据,探寻污染物扩散规律;赵洋运用水质探测仪,排查地下水源是否受到污染;周凯则用地质雷达扫描地下结构,查看是否存在隐藏的污染源。
经过一番细致探查,他们发现化工污染区虽然污染严重,但部分区域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,且地下土壤结构尚具有一定的改造潜力。众人围坐在一起,开始商讨治理方案。吴度率先发言:“我们需要培育能吸附和分解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植物,从改善空气质量入手。” 苏然接着说:“没错,同时要研发能耐受并富集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品种,逐步修复土壤。”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逐渐确定了治理方案,准备培育适合当前地貌环境的植物,开启化工污染区的治理征程。
清晨,阳光艰难地穿透阴霾,洒在化工污染区。五人带着培育好的植物幼苗和工具,满怀决心地开始行动。周凯扛着一捆用于固定土壤的特殊树苗,大步走向目标区域,喊道:“咱先把这树栽上,给这地儿打打基础。” 说着,便挥动铲子,用力地挖着树坑。
吴度和赵洋一起,小心翼翼地将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绿色藤蔓植物种在特定位置,这些植物经过基因改良,叶片上布满微小的气孔,能够高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。吴度一边种植一边说:“这藤蔓得先在这扎根,尽快净化空气,改善这里的环境。”
苏然则忙着播种耐污染的草本植物种子,这些种子是他利用先进基因技术特别培育的,有望在污染土壤中生长并吸收重金属。他一边播撒一边喃喃自语:“希望你们能争气,在这恶劣环境里茁壮成长。” 陈风在一旁利用仪器实时监测气象和污染数据,随时调整种植策略,确保植物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长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地表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。那些特殊树苗努力扎根,虽然土壤污染严重,但它们坚韧地生长着,根系逐渐稳固土壤,防止其进一步沙化。绿色藤蔓植物也在顽强地适应环境,叶片上的气孔贪婪地吸收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,让原本浑浊的空气慢慢有了一丝清新的气息。耐污染的草本植物从土里探出嫩绿的芽尖,它们的根系如细密的网,深入污染土壤,尝试吸收其中的重金属。
晌午时分,烈日高悬,厚重的阴霾也无法完全遮挡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