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r /> 七日前,昙摩大师刚刚主持完一场盛大的三教法会,那时候的他,身披荣光,受人敬仰。然而,如今的旱魔肆虐,让这一切都变得如此苍白无力。旱灾的重压,如同大山一般,碾碎了大师心中的希望和骄傲。
三清观的玄玑子道长正在丹房查看《云笈七签》,案头的铜鹤香炉里,龙涎香烧得正旺,却驱不散眉间的阴云。窗外传来道童的禀报:“山下来了十几个百姓,跪求道长祈雨……”他合上典籍,手指抚过泛黄的“祈雨咒”章节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蜀地,也是这般大旱,他与青城山的道友联手设坛,最终唤来甘霖。“佛道本同源,此时不联手,更待何时?”他拂袖起身,青袍上的太极图在光影中微微颤动,似有风云汇聚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正午时分,昙摩大师与玄玑子在两寺之间的银杏树下相遇。老银杏树的叶子已枯了大半,却仍有几片倔强地挂在枝头,投下斑驳的阴影。“道长可曾听见山下的哭声?”昙摩大师双手合十,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急切,“孩童们的喉咙都快冒烟了,再不下雨,秋粮便颗粒无收,百姓们……”玄玑子抬手止住他的话,目光望向远处蜷曲如死蛇的灵溪:“贫僧正欲相邀,佛道联手,共设祈雨法阵。”两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——三教法会上的“归心”之誓,此刻正化作济世的行动。
(三)筹谋共举
华严寺的藏经阁里,昙摩大师取出珍藏的《大云经祈雨陀罗尼》,泛黄的经卷上,手绘的龙王像鳞片清晰,双目微睁,似在等待召唤。玄玑子则展开《雨师经》,朱砂笔勾勒的雨师画像手持法器,衣袂间有雨水流淌。“佛教祈雨,需以慈悲心感通龙天;道教祈雨,当以阴阳术调和五行。”玄玑子
轻捻长须,缓缓说道。昙摩大师点头称是:“虽法门不同,但皆为救民于水火,当相互配合。”
两人商定,在灵溪干涸的河道上设坛。昙摩大师带领众僧诵经祈福,以慈悲愿力感天动地;玄玑子道长率领道童施展法术,以阴阳之术调和天地五行。
祈雨当日,烈日高悬,大地如炙。百姓们围在四周,眼神中满是期盼与焦虑。昙摩大师身披袈裟,口诵经文,声音沉稳而庄严;玄玑子道长手持桃木剑,脚踏七星步,口中念念有词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天空中竟渐渐有了变化。原本湛蓝的天空,慢慢涌起了一层灰色的云霭。众人见状,心中一喜,祈祷声愈发响亮。然而,就在云霭即将汇聚成雨时,一阵狂风突然袭来,将云霭吹散。究竟是何方作祟,让这场祈雨陷入危机,众人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……
昙摩大师和玄玑子道长心中一惊,急忙加大法力输出。但狂风越来越猛,卷起地上的沙尘,迷了众人的眼。玄玑子道长掐指一算,脸色大变:“是旱魃作祟!这旱魃怨念极深,法力强大,怕是有高人在背后操控。”
就在这时,原本庄严肃穆的祈祷声突然被一阵惊呼声所打断,紧接着,人群中开始传出哭泣的声音。昙摩大师见状,心中一紧,但他并没有被眼前的状况所吓倒,而是紧紧地咬了咬牙,转头对玄玑子道长说道:“道长,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放弃啊!再试试看吧!”
话音未落,两人便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,然后无视那猛烈的狂风,继续施展出他们的法术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的体力逐渐透支,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,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着。
就在他们感到自己快要力竭之时,突然间,一道神秘的身影出现在了遥远的地平线上。这道身影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,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,手中还握着一把古朴的扇子。
只见那神秘人不紧不慢地走到了近前,然后轻轻地挥动了一下手中的扇子。刹那间,那原本狂暴的狂风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瞬间止住了。不仅如此,那些原本被吹散的云霭也像是受到了某种力量的牵引,开始重新汇聚起来。
神秘人缓缓地走到了昙摩大师和玄玑子道长的面前,面带微笑地对他们说道:“二位不必着急,我来助你们一臂之力。”说罢,他也加入到了施法的行列之中。
在神秘人的助力下,原本艰难的施法过程变得异常顺利。没过多久,天空中便开始落下豆大的雨点,滋润着干涸的大地。百姓们见状,顿时欢呼雀跃起来,纷纷跪地感谢上苍的恩赐。
而那神秘人的身份,却如同他突然出现一般,成为了众人心中一个难解的谜团。
喜欢大话灵山()大话灵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