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乐文小说网 www.7lwx.net,最快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!

在五峰脚下结起“五方祈水阵”,以诚心之力为他护法。水官使者祭起“四海龙王印”,妄图吸干五洋泉,却见石盆之水突然沸腾,五条水龙腾空而起,分别缠住龙王印的四角与中心。

    “尔等可知,此峰乃五洋灵枢所化?”五洋仙人甩去破损的水袖,露出内里闪烁着潮汐光芒的法身,五洋灵核在胸口明灭,“看我以五洋之水,洗尽天网!”他踏水而上,玉笏化作五柄水剑,分别刺向“角木蛟”“心月狐”等二十八宿的阵眼。

    中央水官大怒,祭出“万斛明珠”,照得满山赤亮。五洋仙人却盘坐石盆边缘,双手结出“五洋归海印”,五峰的暗河突然喷发,形成“五洋护山大阵”。更妙的是,百姓们的祈愿化作千万条水线,汇入他的法身,竟将天兵的法力转化为滋养土地的灵露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“老水精,你竟敢以凡界水脉抗天?”水官使者的盔甲被水剑划破,惊怒交加。五洋仙人却笑道:“天若无德,水自归民。”说罢,五洋灵核爆发出万丈光芒,五峰竟如五艘巨舰,在云海中破浪前行,船首的水龙昂首嘶鸣,震得南天门的琉璃瓦纷纷颤动。

    六、化石凝波:五洋归寂护灵根

    当第十七道“天刑水雷”劈落时,五洋仙人的法身已透明如琉璃,五洋灵核碎成五瓣,分别飞向五座山峰。他望向山脚下跪求的百姓,忽然露出微笑——那是初见他们时的温柔。“五洋之水,本就该在人间。”说罢,双掌按在石盆边缘,法身渐渐融入五峰的地脉,最终化作一尊盘膝而坐的石像,掌心托着半颗灵核,五色彩带从袖口流出,缠绕在五座山峰之间。

    “仙长!”海生哭喊着扑向石像,只见石像的衣纹如海浪起伏,掌心的灵核仍在缓缓转动,石盆之水从此永不干涸,五棵神树的根系也与石像的脉络相连,形成“五洋活水系统”。天兵们见“人峰共生”已成,知道再难动摇五洋峰,只得悻悻回天,却留下深深的水痕,化作峰腰的“斩云瀑”。

    七、泽被千秋:五洋活水润万代

    三国时期,五洋峰下的村落遭遇兵灾,百姓躲入五峰的溶洞,竟发现洞壁上自动浮现五洋仙人的治水图,指引他们找到隐秘的水源;唐代茶圣陆羽路过,用五洋泉烹茶,见茶汤中浮现五洋波纹,遂在《茶经》中记载“五洋水,茶之神也”;宋代苏轼任信州知州,夜宿五洋庙,梦见仙人教他“五洋灌溉法”,醒来后推广至江南,竟使旱田变良田。

    近代抗战时期,日军企图炸毁五洋峰修建水坝,炸药却在石像前莫名失效,指挥官夜梦五洋仙人踏浪而来,醒后发现军靴中盛满五洋泉,遂仓皇撤退。2010年西南大旱,五洋峰的五洋泉竟自动分流,通过地下暗河滋润了千里之外的农田,水文专家检测发现,泉水含有人体必需的五种矿物质,正是五洋仙人当年融入的水精魄。

    八、云巅寻梦:五洋潮音话古今

    深秋,灵山景区的五洋索道上,导游小陈正指着远处的五瓣莲花状山峰:“那就是五洋峰,海拔1380米,五座山峰分别对应东海、南海、西海、北海、中洋,峰顶的石盆至今仍有五色彩虹环绕……”

    在五洋庙遗址前,一位老渔民正在擦拭石像的掌心,他是海生的后人,家中世代守护着“五洋水经”的拓本。“我爷爷说,仙长的掌心永远有水珠,大旱时是甘霖,暴雨时是警钟。”他指着石像掌心的水珠,在阳光下竟折射出五种颜色,“去年村里发洪水,就是这水珠突然变浊,提醒我们提前撤离。”

    暮色中的五洋峰被五色彩霞笼罩,石像的五色彩带在风中轻轻飘动,宛如仙人衣袂。游客们登上峰顶,触摸石盆边缘的水痕,忽然听见松涛中夹杂着隐约的潮声——那是五洋仙人留在天地间的护民之音,穿越千年,依然在五峰之间回荡。

    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,石像掌心的灵核突然发出微光,五座山峰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,宛如五艘守护人间的巨舰。游客们不知道,每一滴五洋泉、每一片神树叶、每一道岩刻水经,都是五洋仙人留在人间的印记,都是一个关于水德与守护的永恒传说。五洋峰默默矗立,如同一座永不干涸的水之丰碑,而五洋仙人的故事,就像他掌心的水珠,在岁月的长河里,永远闪耀着润泽与希望的光芒。

    喜欢大话灵山()大话灵山。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