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的生活用品。
阿灵似乎感觉到了阿山的心思,她轻轻地将头埋进阿山的怀里,柔声说道:“地里的谷子快熟了,等收完这季,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了。”
然而,她的话音未落,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那声音由远及近,如同一阵惊雷,惊得鸡笼里的母鸡咯咯乱撞。
三、孤影天涯:石上相思蚀骨深
阿山离开的那天,天空阴沉沉的,山风呼啸着,夹杂着丝丝细雨。阿灵心急如焚地追到村口的老樟树下,终于赶上了阿山。她气喘吁吁地把一袋炒米塞到阿山手里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阿山看着阿灵,心中充满了不舍,但他还是上了阿癞子的马车。马车缓缓启动,扬起一片尘土,阿山回头望着阿灵,身影在尘土中越来越小,最后消失在雨幕中,只留下一个模糊的黑点。
起初,阿灵每天都会来到山顶的青石板上,用小刀在上面刻下一道痕,以此来计算阿山离家的日子。春去秋来,石板上的刻痕越来越多,密密麻麻的,就像她脸上日益加深的皱纹一样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阿灵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事情,她学会了独自修缮漏雨的屋顶,学会了用山藤编织筐子去换米。然而,她始终学不会的,是如何不想念阿山。
在一个寒霜浓重的清晨,一位上山砍柴的樵夫偶然间发现了阿灵。她静静地倚着岩石,仿佛睡着了一般。樵夫走近她,轻声呼喊,但阿灵毫无反应。当他仔细观察时,才惊讶地发现,阿灵的指尖竟然已经与岩石融为一体,而她的面容,却永远定格在了眺望远方的神情上。
消息传遍灵泉村那日,全村人都上山来看。八十岁的老族长颤抖着抚摸石像,浑浊的泪水滴在阿灵石裙的褶皱里:"这石头暖的,她还在等"
四、归途残阳:生死契阔终重逢
三年后的深秋,山道上走来个形容枯槁的汉子。阿山的粗布衣早已磨成碎布条,脚上的草鞋露出渗血的脚趾。他怀中揣着半块发霉的饼——那是阿癞子骗他去了匪窝后,他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唯一的物什。
当阿山在暮色中望见山顶那道熟悉的轮廓,双腿一软跪倒在地。石像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阿灵的石眸仿佛还映着当年他离家时的模样。他将怀中的饼放在石像膝头,絮絮叨叨说起这些年的遭遇,从匪窝里的暗无天日,到乞讨路上的风雪饥寒。山风掠过他的白发,竟将石像眼角的石纹吹得湿润。
从此,阿山在石像旁搭了间草棚。他用碎石子在地上画满田垄,每日对着石像"种地"、"织布",絮叨着村里的新事。村民们送来的饭食他碰也不碰,只说"阿灵等我回家吃饭"。某个雪夜,早起的猎户发现草棚里没了动静——阿山倚着石像,面容安详,而他的双腿已化作岩石,与阿灵的石像根系相连。
五、千年凝望:山海有情石作证
如今的双峰,石阶蜿蜒直通峰顶。游客们总爱抚摸那两座石像,触感温润如玉。传说在月圆之夜,能听见石缝里传来隐约的对话声。曾有摄影爱好者拍到过神奇的画面:云雾缭绕间,两座石像的轮廓竟化作一对相拥的人影,在月光下翩翩起舞。
山脚下的灵泉村早已翻修一新,村口的老槐树却依然挺立。树下的石碑上刻着"阿山阿灵祠",每年七夕,年轻男女会来此系上同心结。祠堂里供奉的石像并非神像,而是一对普通的农人夫妻——阿山握着锄头,阿灵挎着竹篮,眼角眉梢都是笑意。
当暮色再度笼罩灵山,双峰渐渐隐入苍茫。但那跨越时空的守望从未停歇,正如山间永不干涸的溪流,将爱情的故事,永远流淌在岁月的褶皱里。
喜欢大话灵山()大话灵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