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苏婉入书院 说服传统文人 (2/2)
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藏书楼印章,此刻正在她袖中微微发烫。
铜炉里的檀香灰簌簌落在青砖上,苏婉的银簪尖正抵住《河图洛书》的摹本。
年轻学子们屏息看着簪尾在泛黄纸面游走,忍冬纹与古卷暗纹竟严丝合缝地重叠。
&34;百年前运河改道时,林氏先祖将河图纹样刻在漕船龙骨上。&34;苏婉的簪尖划过批文边缘,金线突然在暮色里迸出火星似的微光,&34;诸位可曾想过,今日的&39;离经叛道&39;,或许正是百年后的&39;古法正宗&39;?&34;
后排传来布帛撕裂声。
三个学子慌乱藏起被撕下的《礼经》扉页,那上面已用朱砂描着织锦纹样。
书院老夫子颤巍巍举起北魏拓片,供养人名字在夕阳里泛着赭石色的光。
文人领袖突然抓起案头砚台,浓墨泼在重叠的古籍上。
墨汁顺着青铜镇纸的饕餮纹路爬行,却在触及漕运批文的朱砂官印时诡异地分流。
&34;妖言惑众!&34;他袖中滑落半块残缺玉珏,那是书院山长信物,&34;明日便请刑部&34;
&34;刑部去年重修律例用的《唐律疏议》,是家父用三车蜀锦从波斯商人手里换的孤本。&34;苏婉突然抬高声音,袖中露出半截蜡封的藏书楼通行令,&34;相府藏书楼三层暗格,现在还锁着您二十年前注解《周礼》时引用的南诏巫祝文书。&34;
满室纸页突然无风自动。
年轻学子们惊觉那些被称作&34;蛮夷杂书&34;的典籍,竟都整整齐齐码在书院西厢的落灰木柜里。
提问的少年突然举起算筹,在《九章算术》缺页处划出个完美弧形——正是苏婉带来的织机图纸上的接榫结构。
暮鼓余音被马蹄声踏碎。
侍女小荷提着染血的裙裾冲进书院,指尖还粘着藏书楼特有的松烟墨。
她附在苏婉耳边低语时,腰间香囊漏出的金箔碎片飘落在泼墨的《礼运大同篇》上,拼出半枚相府印鉴的轮廓。
&34;姑娘,藏书楼今晨换了三重铜锁。&34;小荷袖口新裂的口子露出淤青,&34;他们说说姑娘上个月取走的《天工集要》,其实是前朝禁书。&34;
苏婉拢住袖中发烫的通行令,昨夜林恒塞给她的蜡丸还在衣襟里硌着心口。
她最后瞥了一眼案上墨迹未干的织锦图样,年轻学子们正将算草纸偷偷垫在《论语》下誊抄。
文人领袖的玉珏突然裂成两半,掉在地上时与那枚金箔碎片拼出了完整的相府徽记。
&34;回府。&34;
苏婉抓起染墨的漕运批文,朱砂官印在暮色中如血渍漫过青石板。
藏书楼檐角的风铃在她跨出院门时齐齐作响,惊起一群啄食碎纸的灰雀。
有片沾着墨点的宣纸随风飘过高墙,隐约可见&34;百工展&34;三个字在残阳里烧成金红色。
喜欢庶女的权力逆袭()庶女的权力逆袭。